book_22_從恒道法師捨戒說起 By 盧榮章居士
從恒道法師捨戒說起 盧榮章一九九二于多倫多 前言 本年二月,因母親要到醫院做外科手術,因此回港兩個月,每天到醫院為她作伴.在此期間,香港佛教人間淨土中心,主持人恒道法師,公開宣佈捨戒還俗,哄動一時.友人們把雜誌報章刊載的,乃至電台和電視的錄影和錄音,都搜集下來給我.我閱讀後;感到遺憾的、是文化傳媒多在負面的報導,同時在使用佛教述語上的不切當和不清楚,這樣誤導群眾認識佛教,而至群眾對佛教誤會是在所不免;另一方面,外教的朋友,他們多是社會中賢達,向我表示他們的意見時,對法師的才華和勇氣,深表同情等;跟著問了一大堆佛學上的術語和含義.在綜合各方面的報導和問題,其實不出三類,〝一〞出家與捨戒、〝二〞修行的歷程、〝三〞師資的印証‧因此感到有說明的必要,這篇文字也是返回加拿大後,公開演講時所說的。 〝一〞出家與捨戒 六親不認、四大皆空、六根不淨、打爛齋砵,這是不了解佛教對出家與捨戒的意識,他們對這些話的涵義,可能完全不明白;通常見到出家人,割愛辭親,便硬說他們六親不認,其實初出家學習和實踐佛法,有如學生到學校寄宿一樣,暫時離開家庭專心學習,難道這也是六親不認嗎?四大皆空,俗俚間以酒色財氣為四大.這和佛教談四大,是風馬牛不相干的.佛教所談的四大,是佛陀隨順古時印度,對物理世界和人体結構的原素來說;人身就是四大和合的假現象,從現象分解乃四大,除了四大,根本是沒有人身可得,所以說是空,是透視現象的假体來談的.六根不淨哩,可以分兩方面來說;六根是指人類身体上的五官和思想,亦即是佛學上的術語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它們的對象是外面的六塵境界,是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種;當六根和六塵接觸,自然會產生一定的作用,通常人都會由思想引生愛憎心態、和取捨的行為;這在佛學上說,是屬於染法,因此說是不淨.如果能用功到六根清淨,換句話說;就是思想不被愛憎心態、和取捨行為所動搖,那已經是聖者的階位,對心境本來面目,到達較高層次了.又一般人以素食者名為食齋,這對齋字的認識仍是錯誤的;佛教是以持午為齋,意思是中午後不進食就名為守持齋戒、相反的,不持午名為破齋犯戒,這和素食沒有關係.總括來說;不認識佛教的人,套用一些不適當的術語,來描術出家人和捨戒,都是不切實際的.若站在佛教立場來說;出家並不是只在外表上剃除鬚髪、袈娑披身、住在寺院裡這麼簡單,而最重要是自已內心的煩惱,有沒有淡薄下去,故此出家有四種不同. 一身出家心不出家,是指一些出家人,外表上已經做到割愛辭親,過著一般出家人修道生活,形式上是和世間人不一樣;心不出家,並不是說他們沒有誠心禮佛誦經,和棄捨社會群眾的義務.而是指他們對真理,未曾達到体悟階段,不過他們仍然是住持三寶中的一分子、佛教的代表;是在家信徒指導的老師,佛教皈依的對象、就好像學校中老師,他們資歷和造詣也許不深,但亦可以教導學 生一樣‧ 二心出家身不出家,身不出家是指有家眷的人,心出家是說明他們內心已經体悟到真理,所以能夠代表佛教教育群眾.在佛世時,維摩詰居士和勝鬘夫人,在中國的傅大士和龐居士,都是這一類的代表‧ 三身心俱出家,是出家最完美的代表,例如諸大阿羅漢、和大乘出家菩薩們、自己已經沒有煩惱,同時以出家人身份領導信衆,朝着光明康莊的人生大道邁進,可以說是自身無縛、而能夠為人解縛的聖者. 四身心俱不出家,是指一般汛汛凡夫,終日和煩惱作伴,沒有出離的心,也沒有打算出家、學習去除煩惱的生活‧ 至於捨戒,捨是放棄的意思,戒是印度文尸羅、毘尼、毘奈耶、優波羅懺、波羅提木叉等異名的中譯.佛教徒分為出家和在家兩大類,就是因為所持的戒不同.在家的佛教徒,不能隨便地指責出家的佛教徒,這因為在家不懂得出家人戒條的原故,而一般人的指摘,那更是一管之見了.簡單來說;戒是生活一種規則,如果一個人放棄了出家人的生活,自然就不必更遵守出家人的規則.在佛教中受戒或捨戒,是必須有出家人的証明,手續才算清楚.近二十年來,香港每年也有短期出家,到結束時也同樣地捨戒.在東南亞佛教地區,差不多每個男子、都經歷過出家人的階段,甚至國王也不例外.捨戒後仍然可以再受的.在中國唐朝時候,有一位九還法師,八次還俗、九次出家‧故此可以說捨戒在佛教是很平常的事.今日在北美洲,許多青年男女,都是自願發心在佛教中出家,經過了一段日子,捨戒後仍然為佛教服務的,例如譯經、講經時擔任翻譯,佛教刊物主編等工作,都為佛教作出實際貢獻.可是在廣東的民間,對捨戒還俗一事,想法卻另有一套;認為捨戒是很丟臉的事、是罪人、應該像縮頭烏龜一樣,把自己隱蔽起來.他們有這種思想,是証明佛教的推動,並沒有普遍給大眾認識到真正的佛法‧ 〝二〞修行的歷程 十多年道行一朝喪,放棄實在太可惜了!一般人以為在學問上,做了十多年工夫,甚麼專家博士銜頭,都可以得到.因此對出家人的修行,亦作同樣的聯想,這又是不對的.在一個佛教徒來說;學佛可以分作四個階段,那就是信、解、行、証.信是學佛初階,沒有信心,是不容易接受佛教的.佛經中說:佛法如大海,唯信能入.一個接受了三皈依的佛教徒,也就是信心的具足.解是信佛後對佛教道理的明白,如果信仰了佛教,又不認識佛教的宗旨,那就很容易淪為迷信.行是佛教徒生活的實踐,如果只有信仰和理解,而不作實行.就好像說食數寶一樣,很難得到真實的受用.証是從生活實踐的体驗,有層次上深淺不同,但同樣得到佛法受用;修行的歷程是學佛第三階段,也是最寶貴的,一般來說,大小乘修行的歷程是不一樣,時間上相差很遠;小乘以解脫道為目的,修習三十七道品法,一般時間要經歷三次生死,遲則三十劫.而大乘以佛果為期,雖然也修習三十七道品法,但不取証解脫道,只用作實踐大乘修行的熱身運動,接著開始四攝法、四無量心、六度萬行等法門.時間是佛教述語中的三大阿僧衹劫,可以說比天文數字還要長得多;我們通常見到一般佛教徒,吃素、唸佛、禮佛、誦經、禮 懺、坐禪、持咒、閱藏、講經、守戒、閉關、修觀等,這些都是自修方面的方法.至於利益他人,和服務社會的六度四攝、四無量心,亦是要同時進行的.這一切都視乎個人志趣、自由去採用適合方法的.簡單來說;是不會超越戒定慧三個字的範圍,因此戒學、定學、慧學,在佛學上名為三無漏學.戒學是在家和出家佛教徒的規矩,定學是佛經指導我們學佛目的、修行方法和態度,慧學是實踐佛法後的体驗,這些對一般沒有佛教常識的人說,是不容易明白呵!現在試用禪宗教育方式,希望大家都能夠明白修行的生活‧ 禪宗是以心印心、不立文字,將全部佛法,在生活中和盤托出.禪雖然源于印度,不過發揚光大卻在中國;禪和子生活的規則,一日不作、一日不食,鍛練出一副健康的身体.正是現代人類生活需要的好模範 ,他們外表很自然端莊、体態安詳 ,令人敬仰,這是戒學的成就.同時培養健全的心態 ,這是指在生活和工作中任何時間 ;身手在那裡 ,心也在那裡 .不像今日忙碌的人,自己幹甚麼也不知道 .說個可笑的例子 ;我今次回香港 ,一天要到屯鬥探望朋友,便從香港先乘地鐵到荃灣 ,然後再轉乘巴士.我向路過的巴士司機請問;經過屯鬥工業學校的路線 ,應該乘搭那一列車. 而那位司機開的車 、也正好走那條路線的 .不過他的答覆是不知道 ,這就是一個實例 .能夠心境一致 ,便是定學的成就 .至於慧學, 在佛法中不是指一些人、能言善辯 、有小聰明的一類.人.所指的是戒學定學成就者 ,能在工作表現正確敏捷、 思想表現是靈活善良,這才算慧學成就 .這三方面、都能具体表現在生活中,不假做作而成就的 ; 在世界上只有成佛,才能達到道德人格至圓滿、智慧學問到最高峰完人境界‧ 〝三〞師資的印証 刊物中描述恒道法師的師父,宣化法師能呼風喚雨、神通廣大,她這次未經師父印証而自立門戶,所以她.師父作法;令她不能在佛教中立足‧這種報導是不正確和毫無根據的,宣化法師是繼承溈仰宗,是由虛雲老和尚傳法給他的,他自己嚴持戒律,很少向外界攀緣;廿多年前在美國加州達摩鎮,接引美國青年男女學佛,成績是有目共睹的‧佛教在過去二千多年來,如果不是以慈悲和智慧來領導社會,相信也不會流傳到今日‧在禪宗的師資印証是非常嚴格的,這一點對修行人來說是非常重要;和在大學研究院得到畢業証明一樣,雖然修行和研究院有所不同;研究院的時間較短,而且有一定範圍,只是在學問上做工夫,多屬於知識方面的‧修行著重於日常生活,全部身心投入後,所得的經驗層次淺深,是非由師資証明不可;所謂欲知山下路、須問過來人,是同樣道理‧現在有些寫神怪小說的人,因病被醫生送到精神病院,住了一段時間,離開後竟然說自己成了佛,自己現在境界,是沒有人足夠資榙印証的,不懂佛法的人,很容易被他的花言巧語、魚目混珠地騙過去‧六祖壇經記載;當年解行相應的善知識們很多,例如永嘉玄覺、青原行思、南嶽懷讓等,他們都親自到曹溪,由六祖印証的‧現在舉一宗公案,讓大家明白一個真實修行的佛教徒,對師資印証的重要;在唐朝的百丈禪師,他寺中的首座和尚是慧閑,博學多才、能言善辯、能問一答十,因此百丈委派他指導大眾學習‧後來百丈入滅了,大眾公舉他做寺主,這亦是順理成章的事;不過慧閑禪師是一位老實的修行人,要實事求是的,他明白自己對佛法義理上是沒有問題,但是禪宗以心印心這一著,百丈在有生之年,是沒有對他印証過‧於是便向大眾言說出來,當時寺中的長老們說:百丈禪師印証的師兄正多哩!你現在去請他們印証,不是一樣嗎?當時慧閑覺得合理,於是辭眾到溈山靈祐禪師處去,說明自己的來意‧溈山亦知道他學問淵博,現在求証明的是他体悟的境界,於是對他說:三藏十二部暫且不提,父毋未生時,如何是你自己的本來面目?當時慧閑禪師頓失所措,因為佛經中沒有說到這一個問題的,不過他畢竟是個大學問家,少頃之間,便引出連串的教理去答覆‧當時溈山沒有表示,也就是說對答案不首肯‧慧閑亦明白自己,只是在理論上做註腳,不是親自体驗的;只有默然離去,到山下自蓋一茅篷,過他的農襌生活‧這樣過了一段日子,有一天,他正在掘地種植,檢出一塊破瓦,隨手向竹叢拋去,當瓦塊碰到竹幹時;發出碰撞的音 ,他便恍然大悟,於是將自己体會的寫下一首偈,托上山的人呈給偽山,偈語是這樣的;「一擊忘所知、更不假修持,動容揚古道、不墮悄然譏,渺渺無蹤跡、聲色外 儀,諸方達道者、咸言上上機‧」這首偈用白話來說明;是說在聲塵觸發聞性的剎那,過去的知識和情見都同時脫落,這境界不單是清淨的一面,同時是包含全体大用的,故此各善知識們都認同‧當時溈山讀後,對同住的仰山慧寂禪師說;慧閑明白了,但仰山慈悲心切,恐怕他還有過去的習氣,故說還要去親自考驗他‧有一次仰山下山,見到慧閑正在耕種,故意問他說;你呈上的偈語,我不同意呵!慧閑立刻再說:「去年貧、不是貧,今年貧、真是貧,去年貧、無立錐之地,今年貪、連錐也無‧」意恩說過去証得我空、法執仍在,現在証得我法俱空,應該同意吧!仰山聽後說;師弟,你不錯体會了如來襌,但是祖師禪你還不曾夢見呢?慧閑安詳地再說;「我有一機、瞬目似爾,尚還不識、問取沙彌‧」這表示所体會的沒有先後、是現現成成的‧仰山隨即向他恭喜了!我提出上面公案,是証明師資印証的需要和重要;雖然印証者不等於已經解脫,而不需要再修行,但至少已經証明知見正確、修行得力,和學校學習過程中測驗一樣‧如果沒有師父的認可,就算修行上沒有誤入歧途、不過大事未明、是無疑問的‧禪宗有一句緊要的話;重知見不重行履‧所以學禪者幾十年在禪堂用心、為的也是正知正見而已。 尾語 在佛教倫理的觀念中,比丘尼除了弘法和護法外,很少公開自己的立場和意見;在家的信徒、自然沒有資格去論及出家人的事,為了對社會中的智識分子、文化傳媒、與及愛護佛教的熱心信眾;對茶裡的風波小事、作一說明,這一點也是份內事‧每一個人有各別不同運作的力量(業力)‧加果他能夠不被利、衰、譭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樂;八種境界風動搖的,畢竟是很少數,能夠堅持佛教慈悲宗旨、平等精神,去服務社會世界,那是要自己的努力和奮鬥‧本人是不認識恒道法師的,在「她的路」等電視錄影集中;有關她在中國為弱智人仕所作的事業,十分贊同和敬仰,因此在這裡祝褔她、對該項事業繼續作出更成就的貢獻。
經論文集:
go back
Sutras_and_booksBook_0014Book_0069Book_0093Book_0115Book_02Book_0237Book_03Book_04Book_0566Book_0619Book_0831Book_1061Book_1274Book_1659Book_1674Book_1741Book_21Book_2143Book_22Book_25Book_27Book_28Book_29Book_30
Enter your email address:
Delivered by FeedBurner